2017年04月21日 14:41
來源:中安在線 作者:程向陽
中安在線訊據黃山在線報道, 4月20日上午,新安畫派當代著名傳承人、代表畫家之一的汪觀清新安藝術館在歙縣坑口鄉金灘開館,上海、黃山兩地書畫界名流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位從歙縣走出去的耄耋老人心懷桑梓、情系徽州的情懷和壯舉。多年來,汪觀清每年都會回鄉,有時一年回來三四次,曾40次邀請各地書畫藝術家登黃山采風,搭建上海、黃山兩地書畫藝術家交流平臺。
原標題:汪觀清新安藝術館驚艷開館
中安在線訊據黃山在線報道, 4月20日上午,新安畫派當代著名傳承人、代表畫家之一的汪觀清新安藝術館在歙縣坑口鄉金灘開館,上海、黃山兩地書畫界名流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位從歙縣走出去的耄耋老人心懷桑梓、情系徽州的情懷和壯舉。
走出去的汪觀清
汪觀清1931年出生于新安江畔的金灘,1941年前往上海當學徒。
上海被譽為連環畫的大本營,汪觀清初識連環畫,并產生濃厚興趣,步入畫壇。他經歷連環畫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跟隨連環畫一起走向鼎盛,與趙宏本、顧炳鑫、賀友直等連環畫家共同成就了海派連環畫事業,創作《紅日》、《斯巴達克》、《文件》、《十二把椅子》、《雞毛飛上天》、《南京路上好八連》等眾多經典連環畫作品。后來,汪觀清承襲新安畫派,轉型國畫,數十次登臨黃山采風,畫牛尤絕,成為我國當代繼李可染大師后最為著名的畫牛專家之一。他的畫作得到周谷昌、俞平伯、王昆侖、蘇步青、張學良、趙樸初等近百位我國當代名人的高度評價,1987出版《怎樣畫!芬粫。移居加拿大期間,汪觀清專攻水墨氣韻,藝術面目煥然一新,所作《尼亞加拉大瀑布》令人嘆為觀止。近年,汪觀清又創作60米國畫長卷《夢里徽州——新安江風情圖卷》和《天都云瀑歌》,并于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在世博園城市足跡館和世博會議中心展出。
現在提起汪觀清,書畫界恐怕無人不知。他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理事、安徽黃山書畫院名譽院長、上海書畫院畫師、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被譽為繼黃賓虹、汪采白之后歙縣籍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國畫家之一。
帶回家的藝術館
4月20日上午,汪觀清新安藝術館在金灘的汪觀清祖宅開館。
“汪觀清想在自己老家辦一座藝術館的想法已經有20多年了,從2010年開始籌備到開館經歷7年多時間!蓖粲^清新安藝術館常務副館長張良勝介紹,該館耗資200多萬元,占地面積800多平方米,設有山水、人物、走獸、軍事、連環畫、成長歷程、交流風采等主題展廳7個,同時還設有1個多媒體展廳,藏有汪觀清近年來創作的精品畫作100余幅及數百幅史料照片、書冊、連環畫等!捌鋵,這個藝術館完全可以直接命名為‘汪觀清藝術館’,為什么要加上‘新安’二字呢?”張良勝說,這主要有四方面考慮,其一藝術館設在新安江畔的金灘;其二汪觀清是新安江畔出生長大的;其三新安畫派是汪觀清的藝術源泉;其四,這個藝術館的辦館宗旨就是打造成新安畫派的宣傳窗口,將全天免費向各界人士開放,由當地鄉賢承擔義務管理和講解工作。
談及為什么要將藝術館設在金灘時,汪觀清說這是他的夙愿,為的是激勵更多家鄉子弟發憤圖強、努力學習。同時,利用藝術館平臺帶動更多上海及其他地方的藝術家到歙縣,為新安江山水畫廊增加一個文化旅游景點,助力當地旅游發展。
留下來的大平臺
雖寓居上海,但汪觀清從未放下對家鄉的感情,多年前就不遺余力地為歙縣雄村小南海旅游開發牽線搭橋,2007年4月促成上海民盟書畫院和上海百草書畫院的書畫寫生基地落戶歙縣,2015年10月促成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館主辦的“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美術書法作品展全國巡展首站來到黃山。
多年來,汪觀清每年都會回鄉,有時一年回來三四次,曾40次邀請各地書畫藝術家登黃山采風,搭建上海、黃山兩地書畫藝術家交流平臺。汪觀清說,他是上海畫家,更是徽州畫家,他生在徽州,徽州山水養育了他,家鄉是他創作的源泉。
歙縣政府負責人在當天開館儀式上說,汪觀清先生始終關心和支持家鄉發展,曾牽頭籌辦“漸江逝世230周年”、“黃賓虹誕辰120周年”等紀念活動,并出資為家鄉修路和興建自來水工程,現在又依托祖宅開設汪觀清新安藝術館,這是汪觀清先生回饋家鄉的又一實際行動,“我們希望能以汪觀清新安藝術館為平臺,充分發揮人脈資源優勢,更多關心、支持和幫助歙縣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