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汪廣仁 于 2022-8-13 22:31 編輯
(因汪廣仁本人早已臥床不起,他的此賬戶早已由我陳芳負責,故以下魯岱老師原創半傳體長篇小說《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廣仁》連載全部由我負責上傳) 【原創半傳體長篇小說連載】
【編者按】笑容迎陌客,哀筆畫強人?吹饲槭,文圓史上珍。這就是魯岱,原名魯仲強,一個地道的湖北省大冶市茗山鄉大魯村年逾花甲的男性作家。無拘生活小節,常癡呆于某一種無謂的追求。他自謙沒什么成就,惟能讓其生存下去的救命稻草,叫做自我欣賞。即便是文呀理的,寫了許多(包括一首2萬余行當代神話散詩《太陽韻》以及由此而改編的38集同名當代神幻劇本、一部約77萬字的鄉村振興小說《五谷香韻》及一部120余萬字的歷史小說《戰爭下的和平》等),可被人看重的卻很少很少。但這人癡得可愛,無論是什么人,也甭管橫眉豎眼,都一概的懶得回視,聽憑自然。幾十年光景,他一個心窟窿兒的鉆呀闖呀,朝著那個鬼域般的魔秘空間,如入無人之境,一沖難遏。最近,他又在汪琪鈴的協助下創作了一部22萬字的半傳體長篇小說《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廣仁》,并且打算改編成電視連續劇《仁梯汪廣仁》。那么,此君此作品到底如何呢?公眾號平臺《汪廣仁教科文》擬分若干期連載此作品(每周六或周日發表一章),歡迎大家屆時閱讀點評!
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廣仁(1) 《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廣仁》簡介及第1章《奔騰的赤水河》
一、《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廣仁》簡介 【主題思想】 不在乎他人眼色,只為天才人物鼓與呼。出身不由己,人生可選擇。一個人,無論出生與地位如何,都可以實現人生奇跡,都可以打造事業巔峰,都可以為社會創導仁梯精神!愿每一個人,包括教師,都能成就為生存的佼佼者。仁梯精神,造就平民的渴望,造就天才的夢想,造就國家的興榮,助力世界豐姿多彩。 【故事情節】 出生在中國貧困時期的川黔滇三省交界之赤水河岸的汪廣仁,在度過生死大關的童年之后,利用天生的身體特質,努力學習,奮志工作,克服重重困難與各種人政阻礙,創建了新的生存法則。在中國教育以及世界教育的天地里,弛騁萬里,勇敢翻翔,先后研究出懸疑學習法、快速作文法、懸疑教學法、汪廣仁德育思想、汪廣仁教科文精神、中國素質教育、中國創新教育、世界教育家素質等諸多先驅性理念,為中國及世界教育科學,注入了蓬勃生機與活力。同時,建樹一挺教育與做人的社會標桿——仁梯精神。 【內容簡介】 《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廣仁》一書,擬38章,22余萬字。小說以半傳體形式,記述一個擁有圣賢般智慧與人格之當代中國教育家——汪廣仁為祖國與人類的“百年大計”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生歷程。汪廣仁從一個“頂職”的小學教師,成長為實驗中學校長、國家級教育專家。但由于工作過于出眾、方法比較奇特,難以被當地部分官員接受,被迫辭去公職而個體創業。從2000年底開始,他離開公辦學校,先后獨立創辦貴陽市白云萬龍學校、貴州萬龍素質優化教育集團、中國國際教育科學文化出版社、中國國際教科出版社、中國教育科學出版集團、中國教育科學雜志社、雜志《中國教育科學》《新世紀教育論壇》《中華教育論壇》、南寧市汪廣仁教科文研究院、中國教育科學學會、世界汪氏文化研究會、資助貧困學生基金會、公眾號《汪廣仁教科文》平臺等教育文化實體,主編了三十三套書刊。期間,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首倡發起組織召開了首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立全國首個汪廣仁德育思想課題組。參加國家教育部組織的全國基礎教育專家代表團赴美、英、法、德等國講學。先后68次應邀參加國際性、全國性學術大會和專家考察組活動。112次獲取國際、國家、省級獎勵。獲各類榮譽、證書等,數以千計。還曾被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6所名?妥淌。與江澤民、朱镕基、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相會《中國跨世紀優秀人才智慧寶庫》一書。 【各章標題】 第1章 奔騰的赤水河 第2章 掌劈“小魔王” 第3章 過目成誦 第4章 窗寒眉暖鎖伊人 第5章 從赤水河岸登仁梯 第6章 香噴噴的字 第7章 又一個“孔子”先生 第8章 快速作文,神也 第9章 大教育觀,縱橫歷史幾千年 第10章 中國主義(公眾號題“久敬深忠”) 第11章 仁慧成天偶 第12章 自控教育的“星火杯” 第13章 教法百種,獨鐘懸疑 第14章 遲到的墨水波瀾 第15章 汪子德育(一) 第16章 汪子德育(二) 第17章 汪子德育(三) 第18章 春蕾 第19章 感恩祖國的每一塊錢 第20章 少說話,多聽話 第21章 風采一幟 第22章 理不順的臉盤兒 第23章 天堂坪,父誨耀天 第24章 萬龍掀海云濤笑 第25章 河成水涌浪高 第26章 有一種暗能量叫做渴望 第27章 上升定律 第28章 與偉人握手 第29章 立桿巔峰敢吐誠 第30章 甘香小溪赤水的浪 第31章 習水河揚波,掀彩琪麟 第32章 港漲天高 第33章 仁梯上的彩虹 第34章 南寧的天空動廣宇 第35章 不忍高天落淚 第36章 繼美我華夏文明 第37章 一種仁者之美 第38章 德,讓天下安
二、《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廣仁》連載(1)
【開卷詞】
踏莎行.赤水河
汪水天池,溢流飛展,長龍繞嶺穿山縣。驚仙瀑布虺休游,奇聞美酒饞河滿。 廣出英雄,新星又現。仁聲義舉鈴琪閃。巔峰導引育梁才,江山赤水恒流遠。
第一章 奔騰的赤水河
不知誰人一夢?竟是如此一幕—— 赤水河一級支流習水河右岸的馬尿巖上空,北斗星天權文曲座方向上,忽然出現一團紅云。這時刻,正逢東方日出,美麗的紅霞與云團交相輝映,熠熠閃光。片刻,這團紅云在高空中翻然舞動,輾轉翩旋?纯醇t日,沖出地平線之后,迅速攀升,將一縷縷溫馨的朝陽灑向天空,灑向大地。于是,紅色云團反射在馬尿巖峰巔,頓然漫射,通聯著云朵一道兒形化、仙化、活化。從赤水河右岸望去,這團云已經造型了,神奇了——慢慢的顯現出一個活美美的“空中飛人”!這個人,仿佛還在亨歌《赤水河》:“汪水天池/溢流飛展/長龍繞嶺穿山縣/驚仙瀑布虺休游/奇聞美酒饞河滿//廣出英雄/新星又現/仁聲義舉鈴琪閃/巔峰導引育梁才/江山赤水恒流遠!备杪曋,馬尿巖上忽隱忽現的有一架云梯。云梯,上接紅色云團,下連馬尿巖山體,還與赤水河水面上的晨霧,搖融耦合,忽閃忽波。這時,再看這人,不知何緣何故,駕了一只“文昌虎”,坐其虎背,手執一枝巨筆,用作虎鞭虎棒什么的,訓虎、笞威,吆喝著虎匹沿著那云梯,一級一級的徐徐降落——穿過波霧,跨過赤水河上空,直登馬尿巖頂。頃刻,赤水河以馬尿巖河段為基點,至上游和下游,所有河水,翻騰千丈,波涌連天,澎湃不息,上匯支流,下入長江,注通大海,涌向遠洋…… 一覺醒來,就聞得了赤水河岸習水段內的一戶人家之嬰兒降生的開喉聲:“!嗬海,嗬嗨! 一個嶄新的“仁梯”世界,就從這赤水河右岸貴州省習水縣長沙區長沙公社的廣袤時空中開啟了!時間是1962年10月31日,夏歷10月4日,辰時!半p歷同月,雙虎同林!蹦袐。嬰兒的母親叫周希倫,嬰兒的父親叫汪相卿。這個家子已有了兄姐4人,男嬰排行第五。因為,汪相卿身為中共黨員,所以,這個男嬰就被取定了一個“為中華崛起而奮斗”的響亮名字:為國!從此,汪衛國的名字連同赤水河奔騰的河水,一同順應了中國人的習俗而被載入了《中華汪氏通宗世譜·相連公宗譜》的美冊,成為了浩瀚汪姓中的一員。 “滿月”的一天,周希倫將孩子抱出了家門。這是一條長長的長沙公社老街,東南與長期公社接壤,西南與旺隆公社相連,西與白云鄉毗鄰,西北、東北同四川省合江縣隔河相望。長沙老街房屋是典型的吊腳樓和四合院,出檐深遠,小樓別致。街道多為石階,梯形,很少平直,古味甚濃。汪相卿家就位于這條老街的中心地段,大門朝街,入內呈合院建筑,這都是先輩們留下的勤儉財產,雖然被戰亂毀損了一部分,但仍可宜居。 這是一個晴好的日子。上午,初冬的暖陽灑遍了赤水河兩岸,灑遍了長沙老屋的街街巷巷。居民們忙活兒的忙活,趕道兒的趕道。除了少數老人和孩子偶爾閑聊鬧樂之外,整個街道仿佛突然出現了一種特別的生機!叭昀щy時期”已經過去,中央全面調整國民經濟的“西樓會議”得到有效的落實!班枇ㄅ纠病。老街內忽地響起了一陣爆竹聲。聲響尚未盡尾,就有街人陸續的圍攏了過來,這是街上暫停勞動或工作的干部和群眾。他們只有一種導向,就是出來看看這個剛出月的孩子長啥樣,也順便分享喜糖與紅糖水的美味。雖然說這種“請客”方式極為簡陋,但人們依然熱鬧紛紛。 一陣子過后,不少人都想伸著脖子一覽孩子的面容。然而,這時的小為國,似乎一下子懂事了許多。他被兩奶媽陳光榮、王都泰一人一手抱著、摟著,被第三奶媽、原長沙區公所廚師王阿姨逗著,還活奔奔兒的享受著這美妙的人間世界?纯此,在許多人的目光中,倒是更顯得清瘦而不失帥味,憨實卻愈發靈美:一對眼睛兒,東張西望,仿佛在感覺這個世界的新奇怪美;一挺高聳的鼻兒,時不時的扇動一兩下,感受著這老街內清新的空氣流;臉蛋兒圓不溜秋,在太陽的映射下,閃兒閃兒的潤澤有光;小嘴巴微微開合,好像在給眾人授課:“我來了!這是一個美麗的時代,盡情享受吧!”下頜兜窩窩,地闊天圓;耳朵僅現出個耳唇兒,探聽著外面世界的各種聲響。整個身兒是那么的妙美、勻和、可愛。上身著裝青藍色襖兒,下身褲兒綠色,直挺挺;燈芯絨鞋面,合腳合美。還有一頂白色的小帽子,頂端吊著兩個紅色小線球兒,倒也真有點兒象征著那難能攀摘的人類教育科學成果呢! 文曲降界落人間,赤水濱城換貌圓。 一挺仁梯天地近,四方學子筆文嫻。 紅心向黨民承福,教育維誠善作賢。 翻舊創新成是本,今朝月慶記開元。 一晃3年過去,中國行政區劃也有所調整。原來的貴州省習水縣長沙區長沙公社,已劃歸貴州省赤水縣轄。長沙公社亦升制為長沙鎮。那條老街也被冠美上了“長沙鎮街道”之新市容。1965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49年成立以來最輝煌的一年。這一年,國民經濟調整全面完成,全國工農業總產值達到了2235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雖然,在中國邊遠老蘇區川黔滇三省交界的廣大赤水河地區,還落后國內平均水平一兩個節拍;雖然,汪相卿一家子,因為人口多、勞動力少而致衣食困難,但長沙鎮人、長沙鎮街道人,團結、友善、仁愛、義舉。小為國出生以后,因為周希倫坐月子期間,僅食15斤火苕,沒有大米,更無肉食,以致嬰兒為國,因缺奶水而難能成活。于是,長沙鎮街坊鄰居里就有3位奶媽主動的輪換為小為國提供乳食,這才讓嬰兒有幸的活了下來,也有幸的擁有了那賀慶滿月的一幕。 現在,孩子已經3歲了,甭提孩子的母親有多高興——早期教育已在這個詩書家庭捷足先登了。你們還不知道吧,周希倫曾經是富家千金小姐,飽食書文,還是大名鼎鼎的中國文學家、史學家郭沫若和大教育家陶行知的學生!周希倫,可謂一代中國文秀: 詩文滿腹國才身,畫虎能飛筆墨神。 半生苦水涂酸果,一教驚黔育彥人。 周希倫特別喜歡衛國。因為,衛國與他的幾個姐姐哥哥有一點兒明顯的不同,這就是他特別喜歡提問問題。仿佛他來到這個世界,感覺到處都是問題。比如:“鳥兒為什么會飛?”“草兒為什么能長?”“太陽為什么總是圓的?月亮為什么缺?”等等。幸好周希倫每次的微妙解釋都讓小為國滿意。然而,偏有一次,為國一連病了好幾天,時燒時退,不見好轉。為國坐在小凳子上,問身邊的希倫:“媽,我為什么總是這樣?”這時,希倫沒有回答。她只是噙著淚水進了廚房,將剛才煎好了的湯藥從罐子里倒出來,吹了下子霧汽,散散熱,估計已經不燙嘴了,便拿過來喂給為國喝下?墒,為國堅決不肯喝藥,還嘟噥著個小嘴兒,氣呼呼的說:“媽,你不跟我說清楚,我就不喝藥!”這時,孩子媽開口了:“這都是因為你的身體不好,抗病力差,才常常得病!薄拔覟槭裁瓷眢w不好?”為國又要發問:“我為什么抗病力差?”周希倫看著兒子瘦骨嶙峋的身體,不覺心頭一酸,淚水“撲簌”一下子冒了出來,接著,又“哇”的一聲哭了起來。這時的為國慌了,他似乎知道是自己不好,惹事了媽媽傷心。于是,他立即起身,去媽媽的手里接過了小碗兒,一口“咕!钡膶幒攘藗底朝天。見如此,希倫一下子過去抱起了兒子,親了又親,也讓自己止住了哭泣。從這一次開始,小為國每次喝藥都是乖順兒的,再也沒有惹母親不歡快了。 雖然,汪為國身體虛弱,多病,藥罐子不離,但他很懂事,很聰明,每每母親教給他的知識什么的,他都能記得住。有人說他的記憶力是“過目不忘”,有人說他的閱讀能力是“一目十行”,還有人說得更為神乎其神,認定小為國就是文曲星下凡,就是神童、仙仔。這些都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傳說,現已無緣考證了。 1966年冬,中華大地上,一場轟轟烈烈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正式拉開了帷幕。但是,赤水河地區境處川黔滇三省交界的“三不管”地段,讓這場大運動遲到了近一年。1967年9月,赤水縣正式罷工罷課鬧革命,打倒一切反動派的“紅袖章”從城市游行到鄉村,于是,赤水地區也隨之冒出來了一批“造反派”“二五派”,他們“跟著形勢走”,總想尋找一些典型做“靶子”,以書寫“人民功績”。就有這么一天,一個左臂扎戴“紅袖章”的彭姓人,一覺醒來,突然間想到了“汪相卿”:“嗯!這人不老實,有問題。他怎么還想當宰相了?怎么還妄稱自己是公卿了?反革命!走資派!”又一個夜里,這個“紅袖章”睡不著覺:“我看你壞不壞?走資派還在走!你看看,二兒子為忠,四女兒為華,三兒子為明,五兒子為國——中華民國!這還得了?反動派!還想復辟資本主義?該批,該斗!”于是,一切“莫須有”革命走進了汪相卿的家。 必須更改名字!汪相卿更名汪深榮,汪為國改叫汪廣仁…… 一個嶄新的紅色名字——汪廣仁,就這么著的堂堂正正的被寫進了中國現代教育科學的人文歷史史冊! 《十六字令.汪廣仁》: 名,一縷清光浴教廳。新思想,迪啟眾心靈。 又一日,晴空萬里,冬溫怡人,無風。習水河岸,滿目叢山,暖氣圓團;赤水河岸,一片溫馨,雀鳥和鳴。整個長沙鎮像一塊長型半島式沙洲?催@鎮,耕地面積4萬多畝,林地面積近8萬畝,遍地森林,生氣涌動,活態橫飛。周邊的太公山群與太母山群,橫挺于赤水河兩岸,將赤水河裝點得陡峭如削,高低錯落千丈,瀑布懸天。這日早飯后,長沙鎮老街上有一群人準備去這個鎮轄域內長沙村附近的山嶺馬尿巖,采摘野生的火龍果食用;瘕埞,生長于溫濕的山林中,常攀援于肉質灌木,具氣根;漿果,紅色,可作蔬菜、水果食用。每年7至12月開花結果,現在正是采摘的最佳季節。 這一群人,約有20個,多是街頭里的婦女,周希倫帶著小廣仁也在其內。本來,周希倫是不讓兒子去的,怎奈兒子倔強,非去不可,還說:“我從來沒有遠看過赤水河的,今天一定要去看看,看那赤水河里的水,究竟怎么流!”誰知,小廣仁的爺爺也勸媳婦:“今日天氣晴好,人又多,路程也不遠,你就讓孩子去見見世面吧!”還有旁邊的一個婦女趙建瓊也跟著勸說周希倫:“廣仁快滿6歲了,還不曾看那赤水河的。你讓他去,我與你幫護幫護!本瓦@樣,小廣仁與媽媽一道兒的跟在這去馬尿巖采摘野生火龍果的隊伍之中了。 馬尿巖,背靠太公山,面朝赤水河;雄峻挺立,巍峨高聳,大有“驚回首離天三尺三”之壯景!從馬尿巖山麓至山巔,都長滿了野生的火龍果,更有許多不知名兒的肉質灌木茂盛其間,這是火龍果最佳的生長環境。馬尿巖從下向上有一條石階小路,直通山頂。據說,這條路是清朝道光年間當地人安路德及其先輩們主持修建的,其石階寬若1至1.5米,盤旋于懸崖峭壁之間,成“之”字型拐繞而上,可以通行馬馱子,是昔日長沙村及其周邊地區人民入山過路的要道。在馬尿巖的半山腰,有一處較為平整的“腰托”,這是一處自然生成的小平臺,約有百余平方米。大凡這地區的人們上山采果什么的常常在此處休息或聊事。小平臺的中央有一塊天然的大石頭,平整,圓和,體積有幾個立方米,上端平面也不下3個平方米。當地人都將這塊石頭稱為“仁佛鼓”,又叫“香爐石”。傳說是許久以前一位佛教小神仙在馬尿巖留遺下來的一個小鼓兒玩具。 從長沙鎮街道上過來的一群人,來到這“仁佛鼓”就停了下來,準備在這兒“安營”采果。周希倫也準備讓兒子坐在仁佛鼓石面上,平穩,安全。 誰知,周希倫將兒子抱起來放在仁佛鼓上面一坐,頓見小廣仁紅光滿面,活態欲飛,還仿佛有一團紅云從這仁佛鼓上,拔石騰沖,直往赤水河上空奮繞。周希倫頓時嚇得面如土色,深怕兒子有什么不測或鬧出來了什么問題?墒,當她再定眼細看時,廣仁并沒有什么變化,依然是泰然自若的坐穩在石頭的上面,這才使周希倫放下心來,還認為是自己的眼睛放花呢!接著,她又檢查了一遍兒子的身體,見實在是發現不了有什么異常,便安心的就近仁佛鼓周邊采摘野生火龍果。 然而,再看這小廣仁,他突然的站立了起來,面對眼前滔滔奔流的赤水河里的水,驚叫起來:“呀!美麗的赤水河,美麗的赤水河水,千里奔騰,萬里長驅,掀江倒海,翻涌不息!”小廣仁喊完,也不知道是真實還是虛空掠影,赤水河里的水,像是長了耳朵似的,聽到這個小孩子的詩喊聲之后,忽然間真的無風暴漲,波浪掀天,澎湃擊岸,奮涌翻前。又忽然,所有赤水河噴起的浪花,連成一片,翩躚飛舞,蹈若長龍,連地接天,汲光允暖,灼閃晴空。翻水流詩騰岸畫,寄人頌國寫河情!這時,年僅不足6歲的汪廣仁,更是觸景生情,開喉吟誦: 赤水河中浪撞天,高低遠近總相連。 太陽星月留光影,濱岸人靈拔地仙。 龍果紅紅饞我醉,葉蕾綠綠灌漿甜。 立于仁鼓觀河水,萬里江流一口編! 一時間里,汪廣仁在馬尿巖之仁佛鼓上望著奔騰的赤水河而脫口吟詩的事,經過長沙鎮老街的人口碑傳播,很快的讓整個長沙鎮及其周邊地區的人都知曉了汪門家族出現了一位神童,而且,以往傳說的“汪為國過目不忘”的天資聰穎,通過這一次《仁佛鼓吟詩》的親聞目睹,便有更多的人堅信無疑,還認定這小兒他將來不失一挺祖國棟梁之材! 可是,經過了那一次“遠程旅行”的“苦差”之后,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小廣仁的身體越來越差了,患病率更高了,常常是九天三日病,一臥半身衰。因此,這街頭就有人背地里悄悄的議事開了:“赤水河常常有虺蟲出沒的,或許小廣仁就是遭受了那水虺的毒箭射了,蛇毒在他的身體內慢慢的發作了!薄拔艺f呀,廣仁就是那日他驚動了馬尿巖的山神,犯了晦氣,才致他經;疾,還昏死了兩回!薄班!都別亂說了,那都是迷信,小廣仁身體本來就一直不好的,更遇著了這些年窮,吃喝營養跟不上,所以才得病!薄拔彝馕甯绲目捶。我想,咱們街坊鄰居的,得想想法子,幫幫他們才是!比焖纳嗟囊矝]個靈兒,以致就有這么一天,小廣仁又突然昏死過去了! 頓時,周希倫慌亂的沒了頭緒,只一個驚恐的“嗚嗚嗚”哭了起來:“廣仁兒呀,這一次你病得好苦!一連幾天,你這是第三次昏死過去了。嗚咽,嗚……”很快,這哭聲驚動了家人,驚動了鄰居。于是,廣仁的爺爺急的說:“快,快去請醫生。呵!不,快,快送到醫院去! 長沙鎮的街西頭,有一家較大的醫院,是由長沙區政府創建的。主要是中醫,西醫也有。雖然醫療條件還較差,但在這地區兒肯定是較好的醫院。周希倫的一家子將昏死過去了好一陣子的小廣仁抱到醫院里,立馬就有幾個醫生出來會診了。有拿聽筒檢查心臟的,有伸出指頭把脈的,有檢查呼吸的、看舌頭的,還有一個醫生,拿了一桿手電筒翻開小廣仁的眼瞼而檢查瞳孔的光反射情況。忙的不可開交。但是,一切檢查和會診的結果趨向一致:孩子已經死了,沒救了! “不!醫生,你們再仔細看看!敝芟惐鸷⒆颖瘧K地哭說:“求求你們了,醫生。你們再想想法子吧,這孩子還不到6歲!”幾個醫生又朝孩子望了望,依然是輕輕的搖著頭。其中,有一個醫生叫趙大學,是院長,他又去翻看了孩子的瞳仁,之后就用一種低沉的聲音說:“這孩子實在是沒救了!” “哇!孩子爸!敝芟惙怕暣罂蘖似饋恚骸皢鑶,我的天吶!孩子爸,孩子爸,你怎么還不回來呀?嗚咽,嗚咽!迸赃呌袔讉婦女,她們一同的去攙扶周希倫,不料自己也“嗚嗚”的都哭了起來!還是其中一個人邊哭邊勸慰:“周老師,我們還是回去吧,就是他爸回來了,也是沒辦法的。人死了,哪能復生。?” “不,不!”周希希不肯離開醫院:“我不回去!我的兒沒死!我的廣仁兒不會死的!兒呀,兒呀,你睜開眼睛吧,睜開眼睛看看媽!兒呀,兒呀……” 慘烈的哭喊聲,讓在場的人都悄悄的流出了眼淚,讓整個醫院似乎都為之動了哀容。 周希倫越哭越傷心了,越哭越瘋狂了。她抱著小廣仁,親了又親,摸了又摸,看了又看。橫豎不肯離開醫院!無奈,廣仁的爺爺發話了:“把孩子抱回去!庇谑,幾個婦女都上前去攙著周希倫連同孩子,慢慢的走了出來。 回到家里,廣仁的爺爺叫了幾個人,找了一些木板子,裝訂了一個小木箱,把汪廣仁裝進入了小木箱子里。依這兒的習俗,嬰兒或兒童死亡之后是不用留在家里過宿的。因此,當天午飯后,被裝進小木箱子里的小廣仁連同木箱就很快的入土安葬了! 一切完事之后,周希倫坐在空蕩蕩的房間里,痛哭不止,叫喊不休。人已經哽咽著喉子而發不出聲音了,但還在抽泣啼哭,還在嘶啞著呻吟:“我的兒呀,我的廣仁兒呀,你真命苦啊。還不到6歲,就這么匆匆的走了!兒啊,你爸還沒有回來呀!哇,孩子他爸,你為什么還不回來呀?廣仁已經埋了,已經入土了!孩子爸,你回吧,回來看看你兒子吧,回來看看你兒子的墳冢吧!嗚嗚嗚! “喂,喂喂!周老師!蓖蝗,一個10來歲的叫沙明乾的瘦高個男孩子,氣喘吁吁的闖了進來,劈口就說:“周老師不要哭了,不要哭了,汪書記回來了!” “!”整個屋內屋外幾乎所有的幾十人,一下子讓悶沉沉的空氣翻風了過來,一涌而出,望著汪深榮從遠處向這屋子飛奔過來。
【作者簡介】 魯岱,原名魯仲強,男,1955年8月21日出生,湖北省大冶市茗山鄉大魯村人,山村小學退休教師。曾經做過農村醫生4年,任教過初級中學13年、高級中學10年。有生物和實驗兩門學科小文憑。自學過高等院校的數學、物理、語文、化學、醫學等課程,還喜歡哲學、天文、歷史、寫作等學科知識。為人篤實,誠信善良,好學向上。雖然知識淺薄,底蘊俗軟,但敢于學界碰硬。在文章發表方面,理科論文居多,現時文科作品主要是新、舊體詩歌,散文,劇本,長篇小說等(包括一首2萬余行當代神話散詩《太陽韻》以及由此而改編的38集同名當代神幻劇本、一部約77萬字的鄉村振興小說《五谷香韻》、一部20余萬字的半傳體小說《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廣仁》及一部120余萬字的歷史小說《戰爭下的和平》等)。本人學味濃,付出多,收獲少,但甭管綠肥紅瘦,進取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笑容迎陌客,哀筆畫強人?吹饲槭,文圓史上珍。通聯→郵編:435125;地址:湖北省大冶市茗山鄉大魯村;手機:13477739786。
|